香港给内地人“派钱”的消息广州股票配资平台,最近成了不少人讨论的焦点。这可不是空穴来风,而是有实打实的政策支撑——香港证监会宣布,要把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。
这意味着,咱们内地投资者很快就能直接用人民币买港股了,像腾讯、阿里、美团这些大家熟悉的企业,还有那些潜力不小的银行股、创新药股,都能直接入手。这背后藏着的财富机会,值得每个人好好琢磨琢磨。
可能有人会说,之前通过沪港通不也能买港股吗?确实,但过去的操作有不少门槛和麻烦。首先是资金门槛,得有50万以上的账户才能参与,这就把很多普通投资者挡在了门外。更关键的是交易中的货币转换,系统会自动把人民币换成港币,这里面银行要收0.2%到0.5%的汇率差。
看起来不多,但一来一回,最高就得损失1%的成本,要是投100万,光这一项就得多花1万。而且港币和美元挂钩,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也得自己承担,要是港币贬值,手里的股票就算涨了,换算成人民币可能也赚不到钱,甚至还会亏。
现在直接用人民币结算,这些中间成本和汇率风险就全没了,对投资者来说,等于实实在在减少了损失。别小看这一两个点的成本,对咱们国内的大资金来说,影响可不小。像社保基金、公募基金这些,规模加起来有几十万亿,他们做投资的时候,对成本敏感度特别高。
以前就是因为这些额外成本,很多资金没大规模进入港股,现在障碍清除了,这些资金很可能会加快布局的脚步。按照保守估计,政策落地后的一年内,至少会有1万亿资金流入港股。
而目前港股市场上,有24只股票专门设立了人民币交易柜台,这些股票很可能会迎来30%到40%的价值修复空间。这么一算,这不就相当于香港在给内地投资者送机会吗?
为什么国家最近密集给香港出台这些利好政策?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清晰,核心就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。
上个月,香港发放了虚拟币牌照,允许全球投资者用稳定币等数字货币购买港股;今年陆家嘴金融论坛上,跨境支付通正式开启,人民币和港币之间的兑换能做到秒到账;再加上这次人民币直接投资港股的政策,一系列动作都在传递一个信号:人民币正在从原来主要用于贸易结算的货币,逐步发展成可以用于投资的货币。
要知道,让人民币在全球更有影响力,光靠贸易结算还不够,得让全世界愿意持有人民币。那其他国家和中国做生意,拿到人民币之后能干什么?
现在答案越来越明确了——来投资中国的资本市场,尤其是港股。咱们国内的资金先把港股的市场活力提起来,形成慢牛、长牛的行情,全球的避险资金、社保基金、养老基金这些长期资金,自然就愿意来港股做投资。
选择香港作为这样的平台,有两个重要原因:
一方面,香港是全球知名的自由金融中心,货币兑换非常便利,能吸引世界各地的资金进来,同时又不会对内地的金融市场造成直接冲击。
另一方面,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,内地投资者在这里做投资,不用担心资产安全问题。不像有些国家,一旦出现摩擦,就可能冻结其他国家的资产,在香港就不会有这样的顾虑,这是其他地方很难替代的优势。
现在香港已经有1.5万亿的离岸人民币规模,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,处理着全球80%的离岸人民币业务。推进人民币国际化,肯定需要更多人民币流向这个中心。
咱们国内银行存款规模有160万亿,哪怕只有很少一部分流到香港的资本市场,对港股来说都是不小的增量。所以从长期看,恒生科技指数涵盖的那些股票,聚集的资金会越来越多,短期看可能有1万亿,未来几年很可能达到5万亿、10万亿甚至更多。
只有这样,港股才能真正对标纳斯达克。纳斯达克能在20年里涨13倍,靠的就是聚集了全球最好的科技企业,港股未来也有望成为这样的市场,吸引全球资金投资中国的优质科技企业和互联网公司,同时也能更好地迎接中概股回归。
再加上美联储的降息预期,今年可能降一次,明年可能降四次,大量美元回流的时候,香港市场完全有能力承接这些资金,成为全球资本布局的重要选择。
这一系列政策的推进,其实是在给普通人创造财富机会。过去20年,房地产行业带来了不少红利,而未来20年,港股很可能成为比肩房地产的新机遇。对咱们来说,看懂这些政策信号,了解背后的逻辑广州股票配资平台,提前做好准备,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。
瑞和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